近年来,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,为治疗各类复杂创面和深部引流难题提供了新的有效方法,成为创面修复科的“新宠”,接受此项技术治疗后,科学的术后护理是保障治疗效果、促进伤口愈合、预防并发症的关键环节。接下来,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VSD负压封闭引流术的相关知识。
什么是VSD?
VSD负压吸引疗法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治疗装置,原理很简单,就是通过创建一个密闭的伤口环境,利用持续负压吸引的作用,将伤口周围的积液、炎性渗出物和坏死组织等排出,加速伤口愈合,减轻感染和疼痛。这种方法类似我们平时用吸尘器吸地毯。这一技术的出现,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创面治疗的效率和效果,还为医生们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,让患者们看到了更快康复的希望。
VSD适用的创面伤口类型:
VSD的应用范围极为广泛,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创面伤口,具体如下:
1.软组织挫裂伤及软组织缺损;
2.大的血肿或积液;
3.骨筋膜室综合征;
4.开放性骨折或合并感染者;
5.关节腔感染需切开引流者;
6.急慢性骨髓炎需开窗引流者;
7.体表脓肿和化脓性感染;
8.手术后切口感染;
9.植皮术后的植皮区;
10.糖尿病足溃疡;
11.压力性损伤。
VSD引流术后护理注意事项
一、维持负压稳定
1.关注负压数值:密切观察负压引流装置上显示的数值,通常适宜的负压范围在-125至-450mmHg,保持稳定的负压环境,能够有效引流创面渗液,促进创面愈合。
2.检查装置完整性:定期检查负压引流装置是否漏气、管道有无扭曲、受压、堵塞等情况。比如,仔细查看引流管与创面敷料、引流瓶之间的连接是否紧密,及时纠正管道的弯折,确保引流的通畅。
二、密切观察引流液
1.观察引流液颜色变化:引流液的颜色会随恢复进程而改变。术后初期,引流液多为血性,随着时间推移,颜色逐渐变淡。若引流液颜色突然加深,或出现脓性、浑浊状,可能预示着创面感染,需及时告知医生。
2.记录引流量:准确记录每日引流液的量,这对判断创面愈合情况意义重大。如短时间内引流量骤增或锐减,都暗示不同的问题,需及时报告医生。
三、预防创面感染
1.观察创面敷料情况:正常情况下,敷料应与创面紧密贴合。若敷料出现鼓起,表明负压可能失效;若敷料干结变硬,可能是引流不畅,应及时告知医生。
2.保持创面清洁:确保创面及周围皮肤干燥无菌。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在接触伤口时,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,如更换引流瓶或处理创面时,所用器械和物品均需严格消毒,以防外界细菌侵入。可定期用温水轻柔擦拭周围皮肤,若出现皮肤不适,可遵医嘱涂抹保护药膏,以防皮肤破损感染。
3.保持环境清洁:定期开窗通风,每日进行病房消毒,减少人员探视,防止交叉感染。
四、科学管理患肢
1.合理抬高患肢:若创面位于四肢,应将患肢抬高于心脏水平,这样有利于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,减轻肢体肿胀,缓解疼痛,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,加速伤口愈合。
2.关注末梢循环:密切观察患肢末梢血液循环状况,包括皮肤的颜色、温度、感觉以及动脉搏动等。若发现皮肤苍白、发凉,或感觉麻木、动脉搏动减弱等异常情况,需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。
3.功能锻炼:指导患者进行患肢和健肢的功能锻炼,如下肢踝泵运动、抬高运动、抬臀运动等,并进行远端关节的功能锻炼,防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。同时做深呼吸以及有效咳嗽咳痰等功能锻炼,避免肺部并发症的发生。
五、饮食管理:进行营养风险筛查,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、高热量、高维生素、易消化饮食,以促进创面的愈合。
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好处多多。减少了换药次数,减轻患者痛苦;降低感染风险;还缩短了住院时间,节省治疗费用。不过,不是所有创面都适用,具体要医生评估。
今天关于创面的“吸尘器”——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就介绍到这啦,如果大家还有疑问,欢迎咨询专业医生。
供稿: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中心 陈丽丽/李洪清
注: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