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护鱼类有必要全面禁渔么?留大放小看似合理,却使鱼类越来越小
您的转发分享就是对作者最大的支持!
长江十年禁渔期已经开始全面实行,所有渔民必须退捕上岸,为了保护长江水生物的可持续发展,全面禁渔才能保留鱼种的多样性,恢复长江生态平衡,这项举措的实施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,当然也有部分人觉得没有必要全面禁渔,认为只要坚持“留大放小”的科学捕捞方式,鱼类就不会灭绝,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?
留大放小一直以来是人们大力倡导的科学捕鱼方式,鱼类是可再生的,只要留下鱼种鱼类就会自然繁殖,但是只凭这点就能保证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吃上各种各样的鱼类?有这种想法的人也太过天真了!也有人提出这样的观点,中国捕鱼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,到现在鱼类不还是没有灭绝么?
是的,我们捕鱼的历史确实有几千年了,鱼类也没有灭绝,但是你知道古代鱼类的种类有多少,现在鱼类的种类又剩有多少?更何况古代的捕鱼水平怎么和现在的捕鱼水平相比呢!以前几百年捕鱼的数量也赶不上现在我们一天捕鱼的数量多,鱼类就算再多也禁不起这么消耗啊!
留大放小真的有用么?
留大放小不仅是我们钓鱼人一直遵循的原则,也是许多国家倡导的捕鱼行为,甚至还有国家为此制定了法律,严格控制捕鱼网的大小,虽然能够一定程度上保护了鱼类,但未必能够保证鱼类不会灭绝,为什么这么说呢?
据科学家最新研究表明,捕鱼讲究留大放小,很有可能导致物种越来越小,我们钓鱼人应该深有体会,前些年我们经常钓到一些大鱼,一天钓到几十条都有可能,然而现在钓鱼一年也不定能钓到几条大鱼,是我们的运气不好么?不是的,就是因为水里的大鱼太少了,没等他们长大就被捕捉了,剩下的都是小鱼。
为了适应现在的环境,鱼类的进化可能朝着小个体化发展,因为个体越小危险系数越小,(对于鱼来讲)鱼类的进化虽然缓慢,但是有人为因素的干扰,很可能加快鱼类的进化,也许几十年下去,鱼类只剩下个体较小的,大鱼也没有机会长大,没有大鱼人们就会吃小鱼,如此下去鱼类不灭绝才怪!
为何长江要实施全面禁渔,鱼类繁殖周期需要好几年才能长成大鱼,如果不禁捕小鱼永远长不大,生存下来的都是小鱼,难道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么?而且如今工业发展对水源的污染,已经严重影响到鱼类的生存,每年都有数十种、甚至上百种鱼类消失在我们面前,你还确定留大放小是最科学合理的做法么?
如此看来,长江全面禁渔是非常有必要的,也是迫在眉睫的,最好在全国范围内划定区域,依次实行全面禁渔,这样才能保证鱼类资源的多样性和种群数量,大家觉得是否可行呢?欢迎大家提出自己的观点,麻烦大家转发一下这篇文章,这也是为保护鱼类做出贡献了!
特别声明: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。如有关于作品内容、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。